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IT > 善意的回报:行为学研究发现老鼠互惠行为

善意的回报:行为学研究发现老鼠互惠行为

时间:2015-09-14 04:00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我们现在欢聚一堂”“我们现在欢聚一堂”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我帮你挠你的背,你也帮我挠我的背,那我们俩都会很舒服——这就是所谓的互惠原则,也是对合作行为的产生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解释。但是,如果合作双方中的其中一方能比对方提供更好的服务,那该怎么办呢?近日,多里沃(Dolivo)和塔波斯基(Taborsky)发表的一篇论文声称,挪威的老鼠只有在获得同样多的好处时,才会进行给予。

  作为人类,我们都深谙互惠互利的道理,小到轮流买酒,大到外交事务,人们都会对那些帮助自己的人给予帮助。但在别的物种中,互惠就没那么简单了。一部分原因是,真正意义上的互惠比想象中要少见得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通常很难对“付出”和“收获”进行客观的衡量。

  根据自身利益行事

  实验室中老鼠的作用就在这里。既然在现实中很难衡量得失,不妨在实验室的可控环境中进行试验。多里沃和塔波斯基对老鼠进行了训练。老鼠只要拉动一根杆子,就能让旁边笼子里的老鼠获得食物。

  然后他们又进行了另一组实验。一只老鼠被置于一个笼子中,两侧的笼子里都关有老鼠。其中一边的老鼠如果拉动杆子,中间笼子里的老鼠就会得到胡萝卜片;而如果另一边老鼠拉动杆子,中间的老鼠就会得到香蕉片。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这些老鼠将互换位置,通过同一根杆子回报刚才为它们提供食物的老鼠。

  而老鼠们相比之下更喜欢香蕉,因此提供香蕉的老鼠将被视为更优秀的合作者。在这一基础之上,研究人员猜测,中间笼子里的老鼠将更乐意帮助提供香蕉的那只老鼠。而实验结果证明正是这样。这样看来,如果一只老鼠为别的老鼠提供了更多的好处,它也会相应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也符合了互惠行为的预期。

  行为科学家曾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为了避免被“作弊”行为剥削,动物愿意在互惠行为中做出多大的付出。为此,动物们需要回忆各自在合作行为中做了什么,以及该对对方的做法做出怎样的反应。

  多里沃和塔波斯基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老鼠能够回忆起哪只老鼠为自己提供了怎样的帮助,并以此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那些为自己提供了帮助的老鼠。结合塔波斯基的团队之前的研究结果,即老鼠更乐意帮助给自己提供了帮助的老鼠,而不是根本没帮助自己的老鼠,这些结果为我们了解动物们如何分情况处理合作行为提供了有趣的视角。

  不止是老鼠

  显然,我们绝不该低估动物们进行互惠行为的能力。比如说,2006年,艾莉西亚·梅丽斯及其同事发表研究结论称,黑猩猩在选择合作者时,会考虑自己过去和这些潜在合作者打交道的经历。

  相似的结果在一种名为client fish的鱼类中也可以见到。该鱼类和其它种类的清洁夫鱼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服务的关系,而它们也会对潜在合作者进行观察,判断哪些是适合合作的对象。这些证据说明,动物们具有对合作者进行评估的能力,并可以随条件改变自身的行为——这也正是互惠行为的要求之一。

  这篇论文正符合近年来对互惠行为研究的复苏潮流。评论家们针对动物中的互惠行为提出了种种疑问,研究人员则勇敢地迎下了这些挑战。

  与此同时,人们近日对一种名为pied flycatchers的鸟类做了一系列实验,发现这种鸟类会帮助那些和它们一起围攻自己领地中闯入的猫头鹰的同类。

  动物中互惠互助的好例子也许并不常见,但多里沃和塔波斯基的研究说明,动物的确会根据条件改变自身在合作中的行为,并更乐意帮助那些提供了更多帮助的合作者。(米米)

文章关键词:互惠行为善意行为学

相关标签:IT(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