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旅游 > 发现丝路之美行走嘉峪关

发现丝路之美行走嘉峪关

时间:2015-09-09 00:32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天下第一”似乎是我们民族永恒的追求,长城万里,关隘千余,东边的山海关挂起“天下第一关”的招牌,西边的嘉峪关则打出了“天下第一雄关”的旗号,各领风骚。山海关在历史上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时刻牵动着民族的命运,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很重的分量。大西北从地理上离我们更远一些,时光荏苒,西域的故事好像被风沙湮没了......其实,彼时的嘉峪关同样写满了悲壮与辉煌。

  打开中国地图,历史上有两条横跨东西的生命线,以其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深深的嵌入中华民族的身躯:一条自西向东、直达于海,是守护古老民族的万里长城;一条由东向西、深入大漠,是拓展华夏文明的丝绸之路。600年前,这两条紧系着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在祁连山下交汇,诞生了名震天下的嘉峪关。

  素来喜欢看人物传记的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位赋予了嘉峪关灵魂的盖世英雄——晚清名臣左宗棠。晚清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胡雪岩,左宗棠等,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142年前的一天,62岁的左宗棠骑着劣马走出嘉峪关,神情决然,身后的士兵抬着一副棺材。不到两年,这位老人西征班师,身后是一片160多万平方公里、脱离祖国十余年的疆土和记录着他西征足迹,美名流传千古的左公柳。

  我们到达嘉峪关,天刚刚亮,直接把车开到了嘉峪关关城的后方。这天的嘉峪关黄沙漫天,令第一次感受到漠北风沙的我们惊奇不已。风沙真的很大,好多小伙伴都躲回车子里面,但我一直坚持在外面,想着既然这么远来到这里,当然是尽情感受咯。我跟小伙伴说,眼里面进的沙子,要痛哭一场才能够洗干净。当然,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护相机,呵呵呵。

  对嘉峪关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漫天黄沙的情景,远远的看着一座关城屹立在风沙之中,恍惚有了好几百年。亲身经历过你才会明白,古往今来戍边的将士在边疆吃了多少的苦,仅仅是这风沙就令人难以忍受,更遑论那远离故土的寂寞。

  我们都知道“关照”一词,“多多关照”的使用频率更是有增无减,广为流传。而关照一词的来源就是嘉峪关。“关照”即是指出入关塞的公文、证件。唐汉时期称之为“通关文牒”,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护照”。由于嘉峪关地处要塞,史称边陲锁钥,曾是丝绸之路的海关,中西来往的国门。因此,出入嘉峪关的手续极为严格,必须有“关照”方可通行。

  进入内城之后,沿着正门右手边的阶梯可以上到城楼之上,可以去体验一把古时候戍边将士的视野。仔细看这个阶梯,右边一部分是正常的阶梯,供人行走,左边一部分称为马道,可以让将士骑马上楼,主要功能是运送兵力,武器和粮草。

  关城里面的风沙特别大,风吹得人有种要飞的感觉。我借此发明了一个战术,找一些身体比较瘦小的士兵组成一个兵团,攻城的时候往关外一站,说不定大风一吹就被吹进了内城,比木乃伊有效啊。看看这个小摊的情况,就知道风沙到底有多大了。

  在广场旁边的椅子坐了一会儿,看着游客来来往往,再想象着几百年前这里兵来将往的场面,不免加深了对时间的认识,时光可以改变太多的东西,而且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踏出下面这个门,就出了景区门口了,普通游客也是购票从这里进入。而我们却并没有购票,而且走的后门,呵呵呵呵,作弊的感觉就是爽。

  今天的嘉峪关之行,天空始终不够明朗,风沙也一直没有停下来的趋势,一直都是呼呼呼呼的吹。不过我认为正好,嘉峪关自古以来就是风沙的时候多,天朗气清的时候少,正因为风沙,才能够感受到更有滋味的嘉峪关,才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嘉峪关的过往,挺好。

  第二天的天气很不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们驱车前往讨赖河大峡谷,路过一个山丘的时候,看到了完全另外一个的嘉峪关,于是停车拍照,这天的嘉峪关明显要更美。

相关标签:旅游(148)